第124章 社会共振效应

『如果章节错误,点此举报』
梅洛彼得堡的茶会上。
公爵莱欧斯利泡好了一壶红茶,看向了微笑着说道:
“萧先生,枫丹的末日危机一事,梅洛彼得堡中的许多犯人都深度参与了救援和援助工作,数日前那维莱特大人给我寄来了一封公函,说沫芒宫正在准备制定一项政策,该项政策将用于考核梅洛彼得堡中的犯人是否已改过自新,对于已经改过自新的犯人,提前予以放出。而对于未改过自新的犯人,则按照原定刑期继续服刑。”
“芙宁娜大人,萧先生,刚好你们两人今天都在梅洛彼得堡,所以我就想和你们探讨一下这件事情,不知道两位是如何看待这件事情的。”
在说到这里时,公爵莱欧斯利分别给萧林和芙宁娜倒了一杯红茶,认真的提出了这个问题,而对于他的这个疑问,我想了想,给予了自己的解释:
“莱欧斯利,不知道你有没有认真的思考过一个问题,那便是,在你看来,法律之所以能够对社会产生效力,其实现的路径是什么?”
听到我的这个问题,莱欧斯利明显是露出了深思的表情,从他的角度来说,我提出这个问题明显是暗含深意,所以,他在思考了片刻后说道:
“是因为立法者本身的权威所给法律带来的威望,以及对违法者予以处罚,综合之下,人们习惯于遵守法律,故而使得法律对社会产生效力。”
而对于莱欧斯利的这个回答,萧林笑了笑,随后回应道:
“这是法律最初能够被执行的原因,但不是法律能够持续对社会发生影响的全部原因,事实上,当一项法律被制定并执行了一段时间后,真正让这部法律在人们之间产生效力的,是所谓的社会共振效应。”
“社会共振效应,顾名思义,便是指人与人的行为彼此之间相互影响的一种社会学现象,人是一种群体性生物,每一个人天然地都会喜欢与群体保持一致,即群体行为即是善,亦或者为群体行为至少非恶,当一部法律被制定出来并被持续执行时,人们与其说是在敬畏法律、遵守法律,不如说是希望与其他人保持一致,不做脱离常轨之人,而这,便是法律持续对社会实现控制的直接原因。”
“所以,公爵,让我们重新回到你所提出的问题。关于是否要将犯人提前放出,我认为,法律应当具有稳定性,所谓有功于前,有败于后,不为损刑。有善于前,有过于后,不为亏法,如果沫芒宫希望赦免这些犯人,他们可以走特赦流程,而没必要单独制定一项律法,影响整个枫丹律法的稳定性。”
听完了萧林的说法后,公爵莱欧斯利脸上的表情认真了许多,事实上,在收到沫芒宫的联系时,他本人并没有想这么多,而现在在经过了萧林的提醒后,他也是认识到了这些问题。
话虽如此,到在弄清楚了这些事情后,很快便又有一个新的问题出现在了公爵莱欧斯利的脑海之中,那便是,那维莱特为什么要通过沫芒宫发送一个这样的通知过来,理论上来说,那维莱特才是最在意枫丹律法稳定性的人,不太会作出这种事情。
而对于莱欧斯利的这点疑惑,萧林也敏锐地注意到了,于是,他简短地进行了解释:
“我觉得,那维莱特之所以寄来了这封信,应该是在思考法律的修订程序。因为就以目前的枫丹律法来说,无论罪名和情节,一旦构成犯罪都将会被送往梅洛彼得堡,没有缓刑和社区矫正的环节,虽然以旧枫丹律法严苛、使得臣民们不敢违法的立法宗旨相吻合,但从现在新枫丹的角度来说,却有一些刑法过重的问题,所以那维莱特才打算制定一个这样的律法,事实上改变枫丹的刑罚执行模式。”
“而若是要进行这场刑罚执行模式的改革,那么首要受到影响的便将会是梅洛彼得堡,所以那维莱特才会专门给你写一封亲笔信,询问你对于律法改革的态度。”
说到这里时,萧林微微顿了顿,开口说道:
“公爵,从我的角度来说,梅洛彼得堡曾经作为拯救枫丹的重要场所而存在,但在新枫丹时期,伴随着律法体系本身不断地宽松化趋势,这里的犯人也是会越来越少的,作为这里的负责人,你也要开始为整个梅洛彼得堡做考虑了。”
听到萧林的这种说法,公爵莱欧斯利彻底理解了一切,他看向了我说道:
“萧先生,你还是一如既往的敏锐,我经常在想,以你的行政能力和统筹能力,不考虑入职沫芒宫吗?如果你愿意加入沫芒宫参与执政的话,你和那维莱特合起来应该可以称之为枫丹双壁了。”
对此,萧林摇了摇头,回应道:
“算了吧,让我当一个政策咨询顾问还是可以的,让我去沫芒宫任职,就实在是要求过高了,我可不是那维莱特,担任高位这种重担、对于我来说还是过于劳累了。”
“哈哈哈,萧先生自谦了,以我的角度来说,如果枫丹真的需要你执政的话,你可以轻轻松松地执政相当长一段时间,我们所有人都对你有很高的期待的。”公爵莱欧斯利如是回应道。
而在萧林和莱欧斯利沟通的过程中,芙宁娜只是自顾自地喝起了茶,完全不介入到话题之中来,身为曾经枫丹水神的她,此刻就像是个局外人一样,一点儿也不打算对于枫丹的现状发表任何观点。
不过,公爵莱欧斯利身旁的希格雯护士长也没有发言,她是在不断地给几人添着茶,同样是沉默地旁观着萧林和公爵莱欧斯利的讨论。
话虽如此,但萧林和公爵莱欧斯利的话题沟通还是相当迅速的,在这个话题结束后,他们便也不再聊公事,只是自顾自地聊起了最近的闲事,将氛围彻底变得活泼了起来。

sitema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