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穿越之青史留名 > 第四十章 府试

我的书架

第四十章 府试

『如果章节错误,点此举报』
  就在赵老先生把张青峰写的封神演义评书全部稿子公布的时候,此时的张青峰,已经身在了府试的考场中。

  一个多月前,张青峰就在临安府衙报了名。

  在古代科举,报名非常麻烦,不仅要交代祖孙三代的名字以及籍贯,还要有本地乡里里乡开具证明,或者是有书院的推荐信之类的。

  不过这一点难不到张青峰,他很容易就获得了府试的考试资格。

  此时的张青峰,看着朝廷出的题目,不经有些犯难。

  原本,他以为以自己的学识以及对四书五经滚瓜烂熟的记忆,考个府试应该很容易的。

  然而,当真正考的时候,他就有些傻眼了。

  解式第一场,是考经义,《诗》,《书》,《易》,《礼记》,《周礼》《论语》《孟子》等等,主要就是四书五经。

  让张青峰抓瞎的是,考官出题并不是按照原文出题,而是从这些经义中选了几段语句,然后你就自由发挥吧。

  比如张青峰看到的题目:

  第一题为:“大学之道,在明明德,在亲民,在止于至善义。”

  第二题为:“中立而不倚强哉矫义。”

  第三题为:“致天下之民,聚天下自货,交易而退,各得其所义。”

  如果是填空题,或者是默写经文,张青峰可以说是信手拈来,然而这样的题他就有些难搞了。

  难道以这些题写几篇作文?

  肯定不是这样。

  张青峰不得不承认,他有些小看古代的科举了。

  不过还好,张青峰有杨三郎的记忆,最后花了一天时间,张青峰勉强是写了三篇文章。

  第二天,府试第二题也出来了,是考诗赋。

  这是张青的强项,南宋以后的诗词他记得非常多。

  然而,当张青峰看到题目后。他傻眼了。

  题目为:“李白月夜著宫锦袍,泛舟采石。”,赋以“顾瞻笑傲,旁若无人。”为韵。

  也就是说,题目要求用顾、瞻、笑、傲、旁、若、无、人这八个字为诗赋的韵脚,也就是诗赋的最后一个字必须是这八个字。

  张青峰快速在脑海中检索着,最后他不得不承认,好像没有以这八个字为韵脚的诗赋,或者是他没有见过以这八个字为韵脚的诗赋。

  这下子,张青峰就有些犯难过,你让他抄诗词,他能够给你抄一篇足以流传千古的诗词,但是让他写赋可就难为他了。

  尝试了几个小时,张青峰最终不得不颓丧的放弃了自己写赋的想法。

  他勉强拼凑起来的东西,他自己让着都看不下去。

  怎么办?

  从现在的情况来看,诗赋这一科是肯定挂定了。

  就算是这样,张青峰还是决定弄一首能够流传千古的诗词交上去,说不定考官看他写的诗词好,就给他过了呢?

  于是,张青峰提笔开始写:

  滚滚长江东逝水,浪花淘尽英雄。

  是非成败转头空。

  青山依旧在,几度夕阳红。

  白发渔樵江渚上,惯看秋月春风。

  一壶浊酒喜相逢。

  古今多少事,都付笑谈中。

  ————

  这不是诗,也不是赋,这是明朝杨慎的一首词,张青峰此时只能病急乱投医了。

  写了一篇他还觉得不够,他准备多写几篇,说不定有用呢。

  怀着这种侥幸的心态,于是他再次写道:枯藤老树昏鸦,小桥流水人家,古道西风瘦马。夕阳西下,断肠人在天涯。

  这是元朝马致远的一首词。

  想了想,张青峰觉得还是不够,他灵机一动。

  “能不能写一首几百年后的现代诗词,让宋代的考官们长长见识呢?”

  对于这次府试,张青峰已经并不报什么希望了,这次科举,他也肯定是考不上了。

  与其默默无闻的考不上,还不如干出一番让人铭记的事情来。

  张青峰想了一会,他准备把高尔夫的《海燕之歌》搬到宋朝来。

  在苍茫的大海上,狂风卷集着乌云。

  在乌云和大海之间,海燕像黑色的闪电,在高傲的飞翔……

  这首诗,在全世界各国都是非常出名的。

  读整首诗,就如同身临其境一般,能给人带来深深地震撼。

  特别是最后一句:让暴风雨来的更猛烈些吧!这是这首诗的点睛之笔。

  诗词最打动人心的地方是什么,就是能够给予人各种情绪。

  而这首海燕之歌,就能给人热血澎湃的情绪。

  反正张青峰是觉得这首诗非常的好,就是不知道古代人的审美能不能理解了。

  第二天考的诗赋,张青峰算是混过去了。

  第三天,考策论。

  题目为:晋武平吴以独断而克,苻坚伐晋以独断而亡;齐桓专任管仲而霸,燕哙专任子之而败,事同而功异,何也?

  意思就是:晋武帝司马炎独断而灭吴统一天下,前秦苻坚独断而淝水之战失利亡国,齐桓公任用管仲而称霸,燕王哙任用子之而导致燕国大乱,一样的方法而结果不同,为什么呢?

  这样的题目,以张青峰超前几百上千年的见识,很容易就能知道答案。

  然而,他的答案未必是宋朝人能够接受的答案。

  不管如何,张青峰都准备认真回答这道策论,不管宋朝人能不能接受这个答案。

  他准备从中央集权和朝廷组织能力说起。

  中央集权的意思很简单,就是集所有权利于朝廷中枢一身,朝廷中枢一声令下,地方莫敢不从。

  组织能力,则是朝廷下令后,地方上能够以多块的速度,以及多坚决的意志执行朝廷的命令。

  如果朝廷一声令下,地方官员马上就能执行政令,而且一丝不苟,那么朝廷的组织能力就是强大的。

  只有组织能力强大,朝廷的改革才能成功。

  他列举了商鞅变法之所以成功,就因为秦朝的地方官员能够一丝不苟的执行政令。

  这就证明秦国的组织能力非常强大。

  反面例子则是王安石变法,虽然是好的政令,但是到了地方上,却被地方官员和劣绅利用,变成了害民之法。

  这就说明,大宋的组织能力极为低下。

  最后他写道,不管是谁变法,都要触动一些人的利益,遭到很多人的反对,只有朝廷的权利强大到能够压制住一切,有些强大的组织以及执行能力,变革才能成功。

  当然,张青峰的策论都是用文言文写的,而且稍微有些歪题,但他就这样写了。

  写完后,张青峰就直接交卷了。

  今天是最后一场考试,张青峰对这次考试不抱希望,也就懒得继续在考场待着了。

  “三郎,考的怎么样?”

  张青峰出了考场,就看到了父亲杨茂才在外面等着他。

  见到张青峰出来,杨茂才也是第一时间就凑了上来。

  
sitemap